《天然气与石油》

文章标题: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研究

文章作者:冯晓伟1 石立华2 张恒1 吴东军1 高飞龙1
关 键 字:浅层水平缝油藏;底部注水;自发渗吸;驱替;矿场实践
文章摘要:

延长东部油田主力油层平均中深670 m、平均渗透率0.3~0.5 mD,为特超低渗浅层油藏,油井压裂时易形成水平裂缝,致使注水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现快速水淹,造成油井产量大幅下降,采收率低。针对这一问题,在对水平缝注水渗流特征、压裂水平缝油井水淹规律和底部注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,提出了底部注水开发方式,并应用渗透率变异系数、突进系数、级差3个参数综合表征水窜层位与非水窜层位特征,为底部注水选层提供依据;通过室内核磁共振在线测试及岩心流动驱替实验,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现场示踪剂测试等综合手段,对注水参数进行了优化。开展底部注水先导性试验的3个井组单井产油量由0.054 t/d提高到0.179 t/d,含水率由15%下降到10%,地层压力提高了0.18 MPa,预测最终采收率提高了2.1个百分点,取得了较好效果。研究表明,当渗透率变异系数<0.5、突进系数<1.5、渗透率级差<5,注入速度为0.06 mL/min,注水压力7 MPa,注水开发效果最好。底部注水能够有效解决浅层水平缝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不佳的问题,为同类油藏的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参考。